2025年8月29日 星期五

【際醒大師】

 

際醒大師



清朝際醒大師(蓮宗十二祖),即徹悟大師,京東丰潤縣人。幼年時通達經史。

 


剃度出家後,到處參與講席。對於性相二宗,有廣博的貫通。

 


尤其是對法華三觀、十乘的宗旨,很有心得。

 


廣通寺的粹如純禪師,明瞭向上之事,當時師資道合,得蒙印可。

 


後來純公遷居到萬壽寺,際醒接替住持廣通寺。策勵後學,宗風大振。

 


每每說道:「永明延壽禪師,是禪門宗將,尚且歸心於淨土。何況現今末法時代,尤其應該遵守順承。」

 


於是專修淨業,主張淨土。每天限定一尺香會客,過時就專心禮拜念誦。

 



接著又遷到覺生寺做住持。不久退居紅螺山資福寺,衲子們都很依附留戀他,追隨的人日益增多,這裡就成了叢林。

 



際醒為法為人,內心始終無有疲厭,但總的都是以淨土為歸。

 



每當開演如來救苦與樂的大恩時,有時至於淚隨聲落——說著說著就流淚了,聽者也未嘗不是涕淚沾衣。

 


他有兩卷語錄,尤為切中淨土法門的關要。

 


嘉慶十五年二月,預知時至,辭別諸護法。

 


囑咐說:「幻緣不久,虛生可惜,各宜努力念佛,他年淨土好相見也(虛幻的因緣不會久長,虛度這一生太可惜了,各自應當努力念佛,將來在淨土好見面)。」

 


圓寂半個月前,示現生病,讓大眾助念佛號。

 


就見空中有無數幢幡,從西而來。大師對大眾說:「淨土相已現,我要西歸了。」

 


到十二月十七日申刻(下午35點),又告大眾說:「昨天見到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現在又蒙佛親自來接引,我去了。」

 



這時大眾念佛更高昂、懇切。際醒朝西端坐,合掌凝眸說:「稱一聲洪名,見一分相好。」

 


說完,結印而往生。大眾都聞到空中飄浮異香,露龕七天,面貌如生,原先的白髮轉成黑髮。

 


荼毗時,得到一百餘粒舍利。世壽70歲,僧臘49年。




2025年8月25日 星期一

【實𤤯法師】

 

清朝實𤤯法師,鳳陽府霍邱縣人。當他誕生時,有祥光照到鄰里,異香滿室。



幼年時有奇相,皮膚不受塵垢,生性仁慈寬厚,喜歡聽僧人誦經。

 


私塾老師教給他的書,過目就能背誦如流

 


老師很喜歡他,對他父母說:「這孩子確實不是塵俗之流,乃是佛門法器。要好好培養,不要耽誤他。」

 


父母答應了,就把他送到本縣的大悲庵,隨心開和尚剃髮出家,不久受具足戒。

 


研究《華嚴》《涅槃》等諸大經,就好像宿世學過一樣。

 


後來遷居龍潭下院,一心一意修持淨業,30年如一日。

 


康熙六十一年春天,有點兒小病,自知在世的因緣盡了,囑咐完寺院的事務後,就專心念於淨土

 


到三月初四凌晨,叫人準備熱水洗浴,再集合大眾同念佛名幾百聲,忽然化去。

 





火化時,火光像五色的雲霞,散布在四邊的山巒上。世壽48歲,僧臘31年。

 


清朝【常智法師】,淮安沭陽人。幼年喜歡禮拜觀音大士。長大後出家,到聞思寺受具足戒。

 


一天,隨大眾課誦,念到《心經》「無罣礙」這一句時,心中的疑團一時解開。

 


於是渡江,到各地名剎參訪善知識。過了很久,無所契入。

 


於是回來專修淨業,嚴持戒律。凡是別人有過,一定循循善誘地化導。

 


如果有人不恭敬隨順,也一定委婉地叫他走,始終沒有怒色。

 


又與同修結社修懺法。

 


往生幾個月之前,就預知圓寂的時間,告訴了同社的道友。

 


到這一天,集合大眾禮佛,叫人準備熱水沐浴,結跏趺坐而化去

 


火化時有紫色蓮花,像斗那麼大,從火光裡湧出。

 


蓮花上有一重重的光,每重光中的影像都是常智的身形,時間很久才消失,在場的人都親眼見到。

 


清朝【廣志法師】,會稽人。出家後在天台黃金洞結茅屋,專修淨業。

 


蘇州的殷天成來天台齋僧,很佩服他的道行,請他住在吳山接引庵,一住就是30多年。

 


他隨機化導,指歸淨土。跟隨他受戒的累計有上百人。曾經結期念佛,晝夜佛號不斷

 


他的弟子來拜訪時,見到廣志經行的地上有大寫的「阿彌陀佛」四字,放金色光

 


非常驚訝,就問廣志。廣志說:「這是你自己本有的心光發現了。」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十五,叫弟子四人到庵裡來供佛,臨別時對他們說:「明天中午前要來送我。」


 

到時,大家來了,燒香,念了一千聲佛,就端坐著往生了。



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葉衣佛母】

 

葉衣佛母

 


佛教人物

 

葉衣佛母,亦稱嚴穴葉衣佛母或山林葉衣佛母



是藏傳佛教密乘蓮花部部主的明妃。

 


其形象為三面六臂,面顯忿怒相,身披樹葉與孔雀翎裙,手持金剛杵、斧頭等法器,頭戴不動佛像頂飾,呈半蹲坐姿,屬佛教忿怒尊之一。

 


作為驅除瘟疫、防治傳染病的本尊,葉衣佛母信仰在藏傳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

 


西藏三大寺僧眾每日誦持其禮贊文與咒語防範疾病,後藏色究巴寺以傳承葉衣母法門及製作祛病法聞名,印度下密院亦延續此法藥製作傳統

 


在漢傳佛教中,該尊被視為觀世音菩薩化身,稱「葉衣觀音

 

 

其宗教淵源可追溯至密乘佛教經典《葉衣觀自在菩薩陀羅尼經》,不同化相如黑、藍、綠葉衣母等具有特定儀軌。

 


清代乾隆時期漢地鑄造的銅佛像及藏區唐卡藝術均展現了其形象特徵,印證了跨文化傳播歷史

 


外文名 Parnashavari

 


名葉衣母、葉衣觀音、葉衣觀自在菩薩

 

葉衣母的身黃色,有三面及六臂,其中間面黃色,右為白色,左為紅色,每面均現忿怒表情,各有三隻眼睛,各口微張而露出四顆尖尖的犬牙。

 


葉衣母的右邊第一手置胸前持金剛杵,左邊第一隻手持勾索亦置胸前;

 


右邊第二手持降魔斧頭,左邊第二手持樹葉

 


右邊第三手持一箭,左邊第三手持由有花之樹木所造的弓。

 


本尊的姿勢是半蹲立、半斜坐的,左足蹲伸而右足屈入。這個姿勢稱為「皇帝坐姿」。

 


在葉衣母身上,佩戴了種種寶石瓔珞

 


他的下身,披圍著一件由樹葉串編的草葉裙,就像某些國家的原居民之民族服飾般。

 


葉衣母的容貌及身相十分年青,身上發出如太陽的光芒,坐在屍墊、月座及蓮花之上。

 


在他的頭上,有一尊小小的不動佛像頂飾般坐在頭頂。這個頂飾既表義敬師之教理,也表示葉衣母屬於不動佛之金剛佛部。

 


葉衣佛母心咒 必霞字 霸那霞娃熱 薩娃咋拉扎霞嗎那也唆哈 om pisha tsi parna shawari sarwa zora pra manayea shawari sarwa zora pra manayea shawari sarwa zora pra manaye

 

 


葉衣母是一位驅除瘟疫災害、防治傳染性病毒的有力本尊。

 


在以前,西藏的沙拉、甘丹及哲蚌此三大寺中,每座寺便有幾近一萬位學僧共住,所以很有必要防範傳染病的散播。

 


在三大寺中,學僧早上都誦念葉衣母的四句禮贊文、持葉衣母咒,然後作迴向。

 


在後藏的札西倫布寺附近,有一座叫「色究巴」的格律派寺院。

 


本寺擁有特別殊勝的葉衣母傳承。在西藏,有許多人特別前往此寺學習葉衣母法門。

 


本寺依葉衣母法製成的葉衣母丸,能防止多種疾病,藥效馳名全藏。在五十年代後,印度的下密院亦出產這種殊勝的法藥丸,極受西方國家歡迎。

 


葉衣佛母有許多種不同的化相,例如黑葉衣母、藍葉衣母、綠葉衣母、黃葉衣母等,有的化相足踏屍墊,有些化相則沒有屍墊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