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取寶】
很久以前,有個一年四季不是乾旱就是洪澇,不是狂風就是冰雹的窮地方,種的多,收的少,人們過著吃糠咽菜的苦日子。
一天,從外地來了一位長者。雖然生得瘦骨嶙峋,但氣宇軒昂,談吐不凡。
他看見當地人窮得衣不遮體,餓得面黃肌瘦,便生了憐憫之心,想幫助他們擺脫貧窮。
他召集來眾人,告訴他們:大海裡有個珍寶島,島上金銀財寶堆積如山。
若能採集回來,就能過吃、穿不愁的快樂日子。大夥兒一聽到這個好消息,愁眉舒展,紛紛要去採寶。
長者又告訴他們:採寶不是件容易的事。到大海的路途非常遙遠,中途要翻高山峻嶺,過大江大河,越森林沙....人們犯愁了,那麼遠、那麼險的路怎麼去呢?
難道我們就在此地窮死不成?長者鼓舞說:「大夥
兒別擔心。只要你們有決心,有毅力,人們不懼怕,我願意領著大家一起去。」
沒有走出過山谷的人們準備了行裝,帶上乾糧,騎上毛驢、騾馬跟著長者出發了。
出了山谷,外面果真是山清水秀的另- 番天地。
一路 上沒有-塊荒地,到處是綠油油的莊稼,蒼翠的樹木,清澈的溪水,芳香的鮮....人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這樣美麗宜人的田園。
一路 上沒有-塊荒地,到處是綠油油的莊稼,蒼翠的樹木,清澈的溪水,芳香的鮮....人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這樣美麗宜人的田園風寶好不好?」長者問。
「那太好了。」領頭的高興地回答。轉過身大喊:「 大家快來看,前邊有座美麗的城池,咱們快起身到城裡去休息吧!"
「願意取寶的人跟我進城吧,甘心受窮的人就回去吧!」長者高聲說完,大步向城池走去。
人們起身手搭涼棚一看,前方果然有座城池。大家一下了有了精神,忙備好馱子,牽上牲口,跟著長者進了城。
這是一座氣勢雄偉的古城。門樓高聳,飛簷彩繪,頗為壯觀。城內街道寬闊,縱橫交錯。
街兩旁商店林立,鱗次櫛比,人來車往,熙熙攘攘,繁華熱鬧。城中心是座大花園,綠樹成蔭,百花盛開。
小橋流水,曲徑通幽,亭台樓閣,相映生輝。無數珍奇異鳥鳴叫,有許多漂亮女子玩耍,有彈奏樂器的,有跳舞的,有唱歌.....人們被迎進寬敞舒適的客店,分文不收。
每天用熱水洗浴,頓餐有酒有肉。他們吃飽喝足就去逛花園看歌舞,人人快活愜意。
不知不覺七天過去了。
長者見大家不起程趕路,叫來領頭的說:「這些天大伙的疲勞已消除了,體力也恢復了。快催促眾人上路吧。」
「到哪裡去?」領頭的問。
「別裝糊塗了! 」長者生氣地說,
「難道不去大海採集珍寶了? 」
領頭的笑嘻嘻地說:「老人家別生氣。採集珍寶為了什麼?不就是過上好日子嗎?這幾天,大家都過上了比神仙還快樂的日子,誰都心滿意足了,還辛辛苦苦取什麼寶?我還真把這事給忘了。」
長者嘆了一口氣說:「這種 不勞而獲的日子是過眼煙雲,不會長久的! 」
他用神力喚來一陣清風, 公頃之間,把城池吹得無影無蹤.
窮人們互相一看,都在沙漠中站著,坐著,睡著。
「大夥兒若不去海上取寶,就在這沙漠裡過神仙般的好日子吧!我先走一步了。」
「老人家別走。我們願意跟你去海上取寶。今後決不三心二意了!」領頭的擋住長者,誠懇地說。
「你們誰還要留在這兒?」長者問。寸草不生的大沙漠,誰願留下?
「我們願跟你堅定不移地去採珍寶!」眾人異口同聲地說。 「為了讓大夥休養生息,我用神力變幻了這座城池。現在大家體力已恢復,就必須趕路。再走十天,就能看到大海了!」
眾人歡呼雀躍,趕上牲口,跟著長者又出發了。
十天以後,他們終於來到了海邊。搭船到珍寶島-看,這裡遍地都是金銀珠寶,看得人眼花撩亂,不知拿什麼珍寶好。
長者無所不知,懂得各種珍寶的價值。他教大家甚麼樣的珍寶最好,價值大,什麼樣的珍寶比較差,價值小。
讓大家挑選了不少價值連城的珍寶,歡歡喜喜地返回了家鄉。從此之後,他們再也不受窮了。
這是《法華經變》中的一個故事,莫高窟壁畫裡繪製有19幅。
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唐第472窟南壁西側上的一幅《化城喻品》。
此圖是保存最好的唐代山水風景畫的傑作之一。
根據《法華經變●化城喻品》譯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