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 星期六

印光大師的生平事蹟 03

 

印光大師的生平事蹟 03



但是大師這個時候還是沙彌的身份,想要在別的寺院掛單其實很不容易,大師就討了一個很辛苦的工作,專門負責做基層的事務。

 


比如說像水頭這種工作,就是最基本的,維持廟裡運作的很辛苦的工作。



大師一個人就做三個人的工作,他當了柴頭,還做水頭,還要負責打煤炭。



全寺有四十多個人要用的水,他也不止要挑水,還要砍柴,還要日夜二十四小時保證熱水都供應不斷。

 


他把水挑回到廟裡以後還要燒水。還有打煤炭,煤炭燒完的渣,他也要自己扛出去倒掉。

 


大師我們前面就講過,年輕時常常生病,他那個時候二十出頭,身體也很弱,所以一人領三職的工作,對他來說是非常非常地辛苦

 


但是因為大師為了能出家修行,他完全無怨無悔,也沒有怨言。

 


他也知道他是沙彌的身份,廟裡能夠讓他來掛單就已經很慈悲了。

 


所以大師就一邊勞作,一邊持佛名號。雖然很苦又很累,但他都一直能夠堅持下來。

 


同年的農曆六月初六,是廟裡曬經的日子,大家都知道印光大師是讀書人,就讓他也幫忙整理

 


就在他整理經書的時候,看到了殘缺不全的書,叫《龍舒淨土文》;他翻一翻就覺得這個勸人念佛的道理,非常的合情合理,也覺得這是一本接引初機念佛人的一本奇書。

 


他很認真看完後,就了解淨土法門的基本教理跟修持的方法,也因此更堅定了他的信仰跟修淨土的決心。

 


再來講到第二個時期,參學跟閉關的時期,大概時間只能夠講到這一段結束。



他出家的第二年,二十二歲,他就開始幫忙廟裡管倉庫,就是當庫頭,即管理日常之穀、錢、帛、米麥等之出入,職位低而任務重。




因為方丈覺得他做事很負責,言行一致,也非常的誠實,所以就讓他來管理庫房。法師他深明戒律,知道因果,所以他非常地慎重,不敢貪廟上的任何便宜。

 


同年的十月,雙溪寺要傳戒,大家都知道大師未受大戒,便約他一同受戒。




也因大師很擅長書法,就請他負責傳戒期間各種文疏的書寫,大師也隨眾出坡,背戒,演習儀軌等。但是,剛才有講過,大師在小曾經患過眼病,雖然好了,如果眼睛太過勞累,眼疾就會復發。




也因為這一次書寫大量的文疏,他的眼病就復發了,有時候奇癢難忍,有時又痛得不得了。當時也沒有什麼藥可以用,為了不因病誤事,一有時間他就念佛,求佛的加被。




夜深後,大家都睡了,大師又坐起念佛,並默默懺悔






只有一心念佛時,他才感到清涼,眼睛才沒有這麼痛;平常寫字的時候,他也是一筆一劃都默念著佛號



後來整個戒期圓滿的時候,他這個書寫的工作也結束了,但很奇怪的是,大師的眼病也不知不覺完全好了。


後來二十三歲到二十五歲期間,法師都隱居在終南山



二十六歲,聽到紅螺山資福寺是修淨土法門的道場,法師也就到那邊去常住念佛。


然後,二十七歲的時候去朝五台山,朝五台山完又回來紅螺山;



三十歲的那年冬天,大師到東三省行腳,白山黑水,一缽長征;三十一歲回到北京的圓廣寺

 


三十二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在寺門外面,看到一個丐童,大概就十、五六歲,跟大師要錢;大師就說:「你如果念一句佛號,我就給你一錢。」




那個丐童死也不肯念,大師又說:「不然你念十句,我給你十錢。」那個孩子還是不肯念。




後來,大師就把整袋錢都拿出來,大概有四百多錢,就笑笑跟他說:「你如果念一句呢,我就給一錢。你儘管念;你念多少,我就給你多少,錢給完為止。」



這個乞丐孩子聽到印光大師這麼講,就開始大哭,至始至終都不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

 


大師看到這個情況,就悲嘆這個孩子太缺乏善根,但還是給了他一錢,就離開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