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來果禪師】

 來果禪師】

來果禪師,法名妙樹,號淨如,俗姓劉,湖北人。



來果禪師幼時即不食葷腥,不好他樂,惟喜歡捏泥土為佛像,供於田岸土洞之中,日間前往禮拜數次。

 


來果禪師的記憶力極好,其父教他讀四書五經,不到一年,即能倒背如流

 


來果禪師七時,曾偶然聽見鄰僧讀誦《心經》,至「無智亦無得」一句時,豁然有省,遂萌出家之念,並堅持早念誦《心經》各七遍,習以為常。

 


來果禪師十二時曾試圖前往漢陽歸元寺出家,後被堂兄回家中。

 


其父擔心他再次出家,於是令他跪在,旁邊放著一根木棍,強迫他吃肉,道:「吃則罷休,不吃三棍打死除害!」

 


來果禪師道:「請父打死,誓不吃葷!」他的父母見他修道之心已決,從此以後便不再阻止他吃素。

 


同年,來果禪師以居士的身皈依了大智和尚。大智和尚先令他念佛,至睡著做夢時仍不忘佛號,然後再教他參念佛的是誰。

 


來果禪師孝心極重。十八的時候,他的父親曾身患重病,醫藥無效。

 


來果禪師遂效古人割股療親之法,虔誠拜稟諸佛,割肝救父,竟然不曾流一滴血。

 


父親病好後,便強迫他結婚。不得已,只好與女同房,而各自念佛,身心無染。

 


光緒三十一年(1905),來果禪師前往普陀山進香,途中遇到五位苦行僧,心生敬意,遂私自落髮出家,行頭陀行,曾十三天未進飲食。

 


盡艱辛,赴寶華山受戒,因不寺院規矩,飽受寺僧百般羞辱和折磨。

 


不得已,他便離開寶華山,沿途行乞,多日未食,與野狗同臥,備嘗人間冷暖之苦,以至心灰意冷,欲投江自盡,後被彌陀寺僧所救。

 


不久,來果禪師來到金山受戒。因不寺院規矩,經常挨打,曾經有一天挨香板竟多達四百餘次。

 


盡管如此,來果禪師參「念佛的是誰」這一話頭一刻也不曾間斷過。

 


後發心,乞食遊方,或行或止,或山邊,或江畔,心心念念都在提撕,話頭不斷

 


在遊方的過程中,來果禪師用功極為精勤。「日太陽將出,先舉念佛是誰起身,手拗蒲團,舉功夫上肩。至太陽將落,即放蒲團為止。或止在橋邊路邊,屋邊溝邊,山邊水邊,墳邊糞邊,概我止處,但先提功夫,後放蒲團。

 


若一次空放者,即提起,重舉功夫再放。日為常課。誓不掛單,不齋,不歇店,不化,不倒單,不問路,不洗澡,不存一切,如願而行,未稍違犯。」

 


經過長時間的漂泊,光緒三十三年春天(1907),來果禪師回到故化導其父親及親眷完畢,立即前往金山,住禪堂專修。

 


來果禪師自誓「以悟為期,不悟不出禪堂」,終日惟單提一句「念佛的是誰」,不打妄想,不話,不左顧右

 


一次,有人問來果禪師:「大殿供的,甚麼佛像?」來果禪師居然不能回答,對方進一追問:「可有子麼?」來果禪師亦不能回答。

 


可見他從未抬頭向上看過。一次齋堂用齋,來果禪師用功正得力,行堂的法師走到跟前盛飯,來果禪師竟忘了舉碗,後被僧打了一巴掌,碗子掉在地上,菜湯沾滿了衣袍。

 


光緒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第六支香將畢,來果禪師聽到開靜的木魚聲響起,終於豁然大悟,猶如千斤重擔,驀地放下,身心頓時慶快無比,悲欣交集,大哭不止。

 


第二天,來果禪師來到班首法師的跟前,請求開示。班首法師道:「汝是悟了語句。完便詰問道:「念佛是誰?」來果禪師應對如流。

 


班首法師接著又問「生從何來,死向何處」等等問題,來果禪師皆隨問隨答,了無滯礙

 


過了幾天,班首法師臨堂時,遂當讚歎來果禪師。

 



為了勘驗來果禪師,一日,慈本老人拿著毛巾,一邊作洗臉的姿勢,一邊問來果禪師:「是什麼?」來果禪師道:「多了一條毛巾,請將毛巾放下。」慈本老人一聽,便默然而退。

 


從此以後,來果禪師用功更加精勤、細密和肯切,決不敢輕易自許

 


來果禪師悟道後不久,即前往高旻寺,任班首之職,後潛至終南山湘子洞隱修。

 


民國四年(1915),來果應高旻寺月祖老和尚之邀請,回到高旻寺,並接任原方丈明軒禪師之法席。

 


月祖老和尚臨終時,曾握著來果禪師之手,要他發願畢生為高旻盡職。從此以後,來果禪師矢志恢復高旻寺舊制盡了艱辛。

 


1953年,來果禪師圓寂於上海,春秋七十三。生前著有《自行、《語》、《開示》等行世。

 


在恢復禪宗叢林制度等方面,來果禪師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