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
【崇】
【德】
子張問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劉氏正義引吳氏嘉賓說,崇德辨惑是古時成語。
崇字當高字講,崇德就是崇高其德行,辨惑是辨別疑惑。
子張問這兩條,孔子分別答復。
先說崇德,一以忠信為主,忠是忠實,信是不欺騙人,一須講求徙義,徙是遷徙,義當宜字講,例如所辦的事情不合理,便是不義,馬上改過來,照合理的辦,便是徙義。
再說辨惑,惑起於人心之迷,難以解釋,孔子便以事例說明,例如喜愛一個人時,即欲其生,後來對他厭惡時,即欲其死。
對於一個人,既欲其生,又欲其死,這種但憑愛惡而無一定的主意,便是惑。
以下再補充兩句話:「誠不以富,亦祇以異。」這是詩經小雅我行其野篇中的兩句詩,
集解鄭康成注:「祇,適也。言此行誠不可以致富,適足以為異耳。取此詩之異義以非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