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德風】07

 德風】07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如果殺無道,以成就有道,何如?」




無道,指的是惡人,有道,指的是善人。

 


孔子主張以道德感化人民,不主張用殺人的刑政來治民,所以答復季康子:「子為政,焉用殺。」

 


子是稱呼季康子,焉字當何字講。因為殺人,雖是殺惡人,也不是好辦法,未必有好效果。




如果想使民眾向善,那就必須從季康子自身開始,所以說:「子欲善而民善矣」。





欲是貪欲,果然康子像要滿足貪欲那樣要求自己為善,而人民自然就善了。




孔子說了理論之後,再說比喻。在上的君子,辦事有成就,叫做德,君子之德如風

 



在下的小人,辦事有成就,也叫做德,但小人之德如


 



草上之風必偃」,孔注,上字當加字講,偃字當仆字講,草加之以風,必然仆倒。

 



例如風自東邊吹來,草必向西倒,風自西邊吹來,草必向東倒。此即比喻在上位的人必能感化一般人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