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YT)
「清」字由「水」字的部首和「青」字(可解作綠色和藍色)組成。
一個湖若呈綠色或藍色,其水清澈。
小篆從水,青聲,青兼表青色之意。
隸變後楷書寫作「清」。
「清」的本義為水澄澈、純淨、透明、無雜質。
如《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河水清且澇猗。」
引申指明晰、明白。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水清則無雜質,所以又引申指一點兒不留、完盡。如「肅清」、「清除」。
【心】
【漢字趣談】
這是符合文字的發展由繁到簡、由不規範到規範的規律的。
其中甲骨文、大篆、小篆三種字體可以合稱為篆書。
那麼,篆、隸、楷、行、草書便構成了中國書法的五種基本字體。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x8okllr.html
「心」是個象形字。
在甲骨文的形體中,像人和動物的心臟形狀,其上面的左右短斜可以看作是心臟上的血管或心臟內的瓣膜。
從金文到小篆,「心」的字形逐漸有了變化,開始慢慢地接近現在的「心」字的寫法。
【心】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
文。古字形像人或鳥獸的心
臟,本義即心臟。
古人認為心是思維的器官,因此把思想、感情都説做【心】。
又由思維器官引申為心思、思想、意念、感情、性情等,又引申為思慮、謀劃。
心臟在人體的中央位置,故【心】又有中央、中心、中間部位等義。
【心】是漢字部首之一,【心】在字的左半邊寫作【忄】,如恨、憂、懷。
在字的下半部有的寫作【心】,如:思、想。
有的寫作【⺗】,如:恭、慕、忝。
以【心】為意符的字大多與思想、感情有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