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氏】
李氏。黃太宜人(明清五品官吏之母或妻的封贈)李氏。
是南京儀制主事(主儀禮制度之官員)建昌人黃端伯的母親。李氏賢明仁慈,志心信樂佛法。
晚年時則誦持《金剛經》、《地藏經》日益虔誠。有一天晚上,李氏夢見自己端坐於山頂上,而佛光照臨其身。
醒來後告訴兒子說:「我往生西方淨土的時候到了!」不久之後,現出輕微疾病,端坐而往生。(建昌志懸榻編)
【清 陳嫗】
陳嫗。江蘇常熟縣人。居住在城南,以紡織為業,堅信佛法。
平日隨著紡織車的聲音而唱念阿彌陀佛,整天不絕於口,如是三十年而不變。
有一天,陳嫗忽然召喚其子前來,告訴他說:「你沒有看見空中的寶蓋幢旛嗎?我將要往生了。」
說著便拍手大笑。自己取熱水沐浴完之後,即合掌念佛而往生。
此事發生在清世祖順治十年(西元一六五三年)。尚書翁叔元正好微服出巡到此地,聽聞此事,便親自前往探視。
只見陳嫗神情專注地端坐著,而房室中彌漫著襲人的香氣。
後來,翁尚書於晚年著作的《淨土約說》中,記載其事蹟以做為證明。(淨土約說書後)
【清 張寡婦】
張寡婦。江蘇常熟縣人。居住在小東門外,平日安於貧苦堅守貞節,一心一意專持佛號,不論在清淨或污穢地方都一心念佛,不曾有絲毫的間斷。
後來,張寡婦因下痢病而往生。往生後只遺留下一條破裙,臭不可聞,有人將它丟棄到河流之中,忽然見到蓮華互相交錯盛開,五色光彩燦爛耀眼,散布於水面上。
看見的人覺得很驚異,而將裙子取回,並送給某庵,作為佛像前供桌的圍布。
此事發生於清世祖順治年間(西元一六四四~一六六一年)。(果報聞見錄)
【清 陸寡婦】
陸寡婦。江蘇常熟人。年二十歲,喪夫,於是奉持齋戒,一心念佛,從來不曾與人爭執。
年六十七歲往生。往生以後,焚燒其衣裙,當餘火燒燼時,忽然見到金光迸出,灰燼中很清楚地有佛像在裡面,共有數十尊。
鄉里的人聚集圍觀,看到的人都燒香膜拜。當時是清聖祖康熙三年(西元一六六四年)。
(果報聞見錄)
【清 楊氏】
楊氏。張秩斯的妻子。楊氏的父親楊次弁,是出自於虞山嚴家的教化。
由於嚴家世代學佛,所以楊氏從小就歸心於佛法。嫁到張家不久之後,禮僧德真為師,從之受持三歸五戒,並斷除愛慾。
年二十七歲,病危,因而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並在房屋中供奉阿彌陀佛聖像,高聲唱念佛名。
經過五天,房屋中便聞到栴檀的香氣。到第七天,楊氏閉上眼睛,一會兒就見到觀世音菩薩告訴她說:
「蓮華的種子,已成就一半,另一半就看妳的工夫了。」楊氏問:「從何處著手?」答:「撒手便行。」
楊氏聽完即合掌念佛,然後趺坐而往生。
(續往生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