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
優波離尊者出生於印度首陀羅族,是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中最下賤的奴隸階級。
未出家前是位理髮師,由於他的個性善良、忠厚,做起事來認真、細心、理髮手藝精湛,頗受釋迦王族的喜
愛,因此命他專為小王子們理髮。
佛陀成道後,回到自己的故鄉迦毗羅衛城,當時為了剃頭理髮,大家就推薦優波離來為佛陀理髮。
優婆離在為佛陀理髮時,恭敬地彎下身軀,不敢挺起腰來,站在旁邊的優波離母親請示佛陀:「佛陀,優波離的手藝如何?」
佛陀指正說:「優波離的身體太彎曲了。」聽了佛陀指示後,優波離改正身姿,一心專注就進入了「初禪」的境界。
過了一會兒,優波離的母親又請示佛陀:「現在呢,手藝如何?」
佛陀說:「現在優波離的身體太仰了。」此時,優波離聽聞佛陀所說專心一意,並調整姿勢,因而進入了「二禪」的境界。
又過了一會兒,他的母親又再請示佛陀:「目前手藝如何?」佛陀說:「優波離吸氣過於粗重。」
於是優波離調整入息,進入了「三禪」。
最後,他的母親又再請示:「現在手藝如何?」佛陀回答說:「優波離吐氣過於粗重。」
當下優波離聽了佛陀的話後,連呼吸的念頭都放下,一念不生,進入了「四禪」的境界。
佛陀此刻對身旁的比丘們說:「快取下優波離手中的剃刀,他已證到四禪;再過來一個人扶著他,別讓他倒在地上。」
優波離在為佛陀理髮時,聽受了佛陀的指導,因而進入了四禪的境地。
之後,眾王子們深受佛陀的德行感召,毅然決然放下王室的尊榮富貴,皈依佛陀。
優波離也生起出離心,一心想追隨佛陀出家,但他擔心自己的身分過於低賤,沒有資格成為佛陀的弟子。
不過,佛陀並未因優波離的身分下賤而拒絕他,反而先讓優波離出家,待眾王子們在七天之後,能夠忘記自己身為高貴王子的身分後再出家。
經過了七天,佛陀請出家的五百比丘(包含王子們)與大眾見面,並請比丘們向先出家的優波離頂禮,以降伏驕慢之心。
隋朝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三中有記載此事:
爾時,世尊聽彼五百釋種出家受具戒已,教學威儀而告之言:「汝等比丘!咸可俱來禮優波離上座比丘。」
時彼五百諸比丘等先禮佛足,然後頂禮彼優波離上座比丘,修禮已畢次第而坐。
爾時,世尊復告輸頭檀王言曰:「大王!今可頂禮比丘優波離已,次第應禮五百比丘。」爾時,大王,聞佛教已,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我不敢違。」
即從坐起,頂禮佛足,然後禮彼上坐比丘優波離已,次第復禮五百比丘,禮已次第還其本坐。
出家後的優波離尊者,對佛陀所傳示的戒律絲毫不違犯,非常清淨、精嚴,是佛陀眾弟子中被譽為「持戒第一」者。
佛入滅後,弟子結集三藏於王舍城七葉窟中,由阿難尊者率先誦經結集成「經藏」,優波離尊者誦律,結集成「律藏」。
當時在一夏之間,一天誦一律,分八十次誦完根本律法,稱為《八十誦律》,這即為佛教的根本律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