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四十二手眼源流】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四十手眼法門,為唐密失傳之秘,其法流上承毗盧遮那如來及釋迦牟尼如來;
中傳金剛手菩薩摩訶薩及龍樹菩薩等;
下接唐開元三大士──金剛智、善無畏、不空及惠果、空海、智通、菩提流志、伽梵達摩、蘇哇羅等諸大師;
然今去聖時遙,世罕有修此法得正傳及成就者。
觀世音菩薩將其千手化為四十,普濟人天。
四十手即千手精華,手手法器悲護蒼生、眼眼放光廣攝有情。
四十手眼具足息增懷降誅召六種密法功能;手中法器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
觀自在菩薩化身二十五尊菩薩
觀自在菩薩利益一切眾生的大願,感動十方大地作六變震動,十方千佛亦大放光明加持觀自在菩薩自身及十方無邊世界。
斯時,觀自在菩薩立即進入無所畏三昧,於三昧光中湧出二十五尊菩薩,即為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法體的分化,從一尊分化為二十五尊。
每尊觀自在菩薩皆金色身,具諸相好如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無異,于頂上各具十一面,身上具足四十手,每手掌中現一慈眼。
二十五尊分身觀自在菩薩的法號曰:代苦觀自在、與智觀自在、施滿願觀自在、除戰觀自在、除愚觀自在、進道觀自在、勸正觀自在、施無畏觀自在、施光觀自在、與甘露觀自在、見天觀自在、施妙觀自在、見樂觀自在、降魔觀自在、靜慮觀自在、作文觀自在、見禪觀自在、湣定觀自在、調直觀自在、空慧觀自在、護聖觀自在、清淨觀自在、正法觀自在、離欲觀自在、不動觀自在。
千手千眼觀音及十一面相
爾時千光眼觀自在菩薩從無所畏三昧出,並囑咐二十五尊化身菩薩,秉持其本體威德力,進入二十五界救諸苦難。
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本尊本體具足千手千眼千法器,從一尊分為二十五尊,每尊化菩薩亦各具四十手眼四十法器;二十五乘四十,其積為千,此是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及四十手眼的過往因緣。
行者應觀想本尊慈悲之體,身作黃金之色,以袈裟瓔珞環等寶物莊嚴妙體,半跏趺(右腿押左腿)坐於紅蓮花上,身後有月輪環繞,頂上有十一面化相。
十一面化相中,對著行者前方的正三面為菩薩相貌,且本尊本面現有三目。
本尊左方三面為忿怒相貌,右方三面為口中白色下牙齒向上突出相,相對本尊正面的後面為暴笑相貌;而十一面中最頂的一面為如來相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