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不欲】07.03

 

不欲


(甲骨文)



(金文)



」是「」的本字,橫畫指地面,下面的鬚狀線條象種子發芽時的根,表示植物胚芽地生根,也有學者認為象花萼的形狀,後來假借為否定詞,故本義不存。


會意字。從【,表示因欠缺而產生慾望;從【,表示人的慾如山谷難以填滿。本義是慾望。




【顏淵篇】第十八章


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孔子對曰: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季康子以為患,請教於孔子。

 


說文盜字從皿,會意。就是涎字,有垂涎欲滴的欲字之義。所以說文解釋,欲皿為盜。



 

孔子以為,人有欲心,即有盜心,有盜心就會作盜賊,所以答復季康子:「苟子之不欲」,假使你自己不貪欲,「雖賞之不竊」,雖然你獎賞人為盜,而人也不去盜竊。

 


上行下效,居在上位的人不欲,則在其下的人便會以欲為恥,所以縱然有賞也不願作盜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