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辨惑】0805


























是組成「辯、」 等字的字根。


 

,讀biàn,在甲骨文寫 作。 用兩個「 (古刑具, 表示與刑、 罪有關的人和事)來會意兩 人在爭辯。

 


下方有兩個橫道表示公平

 


為說明用語言爭辯,秦《睡虎地簡》在 【】字中間加一【言】字而成 (); 金文加 【刀】字表示將爭辯 雙方分開, 判定而寫作()

 



由於金文的 【字中間的字符寫作  () , 小篆分別用()()兩個字符與 【】組成【 、【】兩個字。




是組成「辯、」 等字的字根。

 


,讀biàn,在甲骨文寫 作。 用兩個「 (古刑具, 表示與刑、 罪有關的人和事)來會意兩 人在爭辯。

 


下方有兩個橫道表示公平

 



 


「惑」指疑惑、困惑。  因屬心理活動,故形義符從心,引為迷惑、蠱惑、欺騙、蒙蔽等義。

 


「惑」 字未見甲骨文。 金文、 古陶文、 古璽文寫作 


 

上邊是 「國」 字的前身,也是疆域的 「域」 ,在這裡與 「心」組合成 「惑」 字, 只表示發音。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的種類太多,忿是其中之一。



 一時忿起,不能自制


忘其自身,及其父母,這就是惑。

 


辨惑




即在忿初起時,考慮後患,而不衝動,免為自身及父母召來災禍,所以皇疏引季氏篇君子有九思「忿思難」解釋此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