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9日 星期二

【一夢漫言】12

 

我們來到太平府,聽說融悟法師在青山寺講《法華經》,離府城不遠。



 

我們欣然問路前去,到寺時太陽已經落山。當家僧見我們都是杖笠蒲團,不給安單。求之再四,他見天晚難行,就叫人把我們帶出山門外,在路旁一個小土地廟裡住宿。

 


三人把蒲團相重,對面而坐。我說:「既然我們為求法而來,怎麼能空手而回呢!」次日一早,我們仍然走回寺去,吃了早粥,聽經一座,就下山去,向村民乞食問路,又繼續前行。

 


于初十日巳時許,到了南京。遙見報恩寺寶塔,五色凌空,映日生輝

 


進內頂禮繞塔,到了中午,腹飢無食,就問禮塔的人什麼地方有接待僧人的齋堂。有人指著南廊三藏殿說:「那裡就是。」

 


我們去到那裡,禮佛畢,坐在殿台階旁,只見有僧人進出,卻無人上前招呼我們。

 


我們三人不知這是什麼原因,就起身出門,遇到一老僧,向他打聽其原因,他說:「南京是講席禪堂,如果衣履整齊,是禪和清客,就有人接待。你們是游方僧行腳的,所以無人過問。」

 


我們遂即進城,到鐘鼓樓西大佛庵掛單,那裡沒有大殿,只有一蘆席篷遮在佛像上。

 


庵主是實修之人,以一盞飯接待僧眾,很高興見到我們。知道我們從雲南來,就說:「這裡興善寺的當家,法號印吾,是你們的同鄉,可以去那裡,自然會留你們住宿的。」

 


次日午,我們到了那裡安單。見大眾吃的都是蟲蛀陳倉之米,菜只是少鹽的臭薤之類。

 


我們進到客寮隨喜觀看,見到他們本寺常住眾人,吃的卻是時鮮蔬菜和白淨米飯。

 


當家之徒名廓然,也是雲南人,聽到我們的口音。晚上他來雲水堂認鄉親,我說我們是貴州人。

 


他又再問,像是要留我們住下。我對成拙和覺心說:「咱們迢迢萬里而來,應當依止有道德的善知識,像這種不為眾人著想的人,我們寧可甘願清苦,不可以親近。」

 


聽說覺悟法師在園覺(註5)庵講《楞嚴經》,就出城去聽。正遇上有善信施齋供僧

 


凡是十方來庵之僧,都在韋馱殿就地板而坐,每兩人四木碟菜。我和一位游方僧共一處用齋,我自己注意威儀,緩慢進食,他卻筷子不停,一口氣把四碟菜全部吃光。

 


齋畢出門,我對二友說:「咱們以後,若有因緣為眾設齋、菜不論有幾種,都盛做大碗,讓大家隨便吃。

 


一則使大家都注意僧人威儀,二則也可使眾人信敬。像今天的這個人,真是僧格喪盡,與餓夫有何區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