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照師說:「其它各條,或者可以按此更改,關於其中化主一事,斷斷不可少。今天如果把這話公開出去,恐怕以後會斷了糧食來路,到時後悔不及!」
我說:「在下雖然初任方丈,實在也是無緣。我立誓絕不仿傚各方叢林那樣熱鬧,門庭若市,決願傚法古人的操履模式。」
香師聽了之後,一言不發,昂然而去。達師也不高興,嘆息而回了寮房。
先和尚在世時,有三個皈依太監,孫太監號頓悟,劉太監號頓修,張太監號頓證。豫王渡江時,三人逃進山來求出家。
先和尚當時在外未回,是達照師把和尚像掛在中堂,為他們三人披剃了。及至和尚回山時,他們三人已各住一僧房。
九月三十日,劉頓修私自與香雪師和達照師商議,想在自己房裡起火開小灶,二師都答應了,十月初一日,把我請到他房裡吃茶,二位師父先已在座。
頓修對我述說了想起小灶的事,並說香達二師都已答應,現在把這事向新方丈說一下。
我說:「在下既然是方丈,為什麼不一同商量,而是私下先已說妥,事後再讓我知道。
今天有三件事奉告:一、先和尚在世時,凡諸方請和尚起期傳戒,如果有私設小灶鍋碗之類,必令先毀,大家同一大廚,然後才應請赴期,假若不毀,就不去。
今天和尚涅槃不滿四個月,誰敢在本常住另開私人小灶,這是欺誑先師,斷不可為。
二、若一定要開小灶,等我死後,或者可以任憑亂為。三、我因為其它因緣而離開這裡,不當華山方丈,那就可以隨各位師父作主。若在下住此山,怎肯讓此山頹敗廢弛!」
說完,我拂袖出房。香、達二師無語,頓修臉紅失望。我就以此因緣,作為振興戒律之開端。
我召集大眾在大雄寶殿,並請來香雪和達照二師,我禮拜畢,對大眾說:「在下以往隨侍在先和尚座下,是和各位師長共同輔佐和尚做化導之事。凡是一切事,都事先慎重向師長們稟白。
現在想改變一下。我曾親聽和尚慈訓,自律祖開始到我,為了中興律法、一切都從方便善巧出發。你既然志在弘揚毗尼,等以後你再依遵律制躬身而行。
「今天,在下一人承擔主持,責任在我,絕對不能知律而不按律行事。今日向大眾說明之後,是制必遵,是法必行。」
三日後,達照師辭去了當家之職﹔頓悟發心擔當監院﹔香雪師去了常州天寧寺講經﹔各位同戒者皆各奔前程﹔舊任各堂執事也十去八九。
凡是一不能如律躬行,二不能同眾守清苦樂淡薄,三不能出坡任勞的人,我也不挽留。留下來的有一百多位同志,都發憤相協相助,共願持戒。
十月中,有求戒者三十多人,以鹽城縣龍沙為首。我先依律唱方結界,然後每三人一壇受具足比丘戒。
達照師及各道友當面沒有說什麼,下來以後議論紛紛,說我受先和尚咐囑,現在大改受戒遺儀軌,結界唱方,從來少有,三人一壇,未曾見過,就指責我不孝之罪。
由於他們不諳熟戒律,所以才這樣說。我聽到後權當沒有聽見。一天達照師閑步來到方丈室,我慢慢勸他說:
「藏中的律部,你若有空閑時間請回去閱讀一下,也可以消磨時間,你看如何?」他就把律藏閱讀了一遍,才知道我所做的是有根據的,他內心反而嘆服了。以前的諸多議論就全部不禁而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